【人間福報新竹訊】
報導來源: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NewsPage.aspx?Unid=215329
台灣企業習慣獎勵成功、不鼓勵失敗,許多創意思維往往被謀殺;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與財團法人李謀偉福聚教育基金會,
引進美國史丹佛大學「設計思維(design thinking)」課程,昨天邀企業高階主管與教授上課,動手設計,廣達電腦副總經理李瑋說,課程可帶給業界不同啟發。
主辦的清大服科所碩士生彭仁鴻說,這套課程價值二十多萬元,清大邀請四名來自史丹佛的教師,
為包括台灣玉山科技協會、廣達電腦、台灣創意設計中心、溫世仁文教基金會等業界高階主管與清大教授三十多人一起互動,是不一樣的體驗。
支持這項課程的李長榮化工公司總裁李謀偉表示,去年有機會與史丹佛大學校長見面,引進這套課程,在台大授課,回響熱烈,
他說,透過課程學習,很多工程師告訴他:原來創新不僅是技術,思考也很重要!
他說,台灣科技技術,三、五年就被大陸或東南亞學走,沒競爭力,須提高產品附加價值,要增加價值就須創新,
但國內企業常獎勵成功,不鼓勵失敗;事實上,創新像革命,經過幾次失敗可能成功,「低成本失敗值得鼓勵」。
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說,台灣產業附加價值偏低,須跳脫現有框架,找到差異化,這就需要設計思考,才能創造品牌、提升價值。
元創設計如何看這篇文章:
相關報導影片:http://video.aol.ca/video-detail/-/36028863564932409/?icid=VIDLRVNWS03
企業求創新的過程中,強調思維創新是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,傳統企業無論在研發或是生產包裝,都強調舊瓶新裝的概念
台灣的產業相對附加價值低,對於客戶所能產生的黏度和價值都是有待思考的課程,唯有不斷的創新加值
才能深耕產業,深耕人心。 站在設計行業的我們更是如此,台灣普遍對於設計的觀念算是豐富,傳統的企業也紛紛架設網站
包裝設計,對於企業cis的落實也都實有所聞,所以我們需要站在市場面和企業面去思考如何幫企業設計加值
讓客戶的形象和產品因設計而加值,於是我們的核心能力往往不能只是技術,設計業的核心能力應該是
資源整合力、設計力和行銷能力,能夠站在企業端和市場需求端去思維設計的能力,才是我們認為好的設計作品
而這也是我們設計業需要創新的思維,不只是把東西做出來,還要能夠被市場接受(附加價值)
「低成本失敗值得鼓勵」這句話基本上能夠認同,而設計業如何做到低成本經營和高收益獲利則是當前
台灣設計學子層出不窮,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的e世代,應該正視的問題。